碑石为石灰石,高1.8米,宽1米,厚0.2米。
《乾元观记》石碑,是明万历年间(公元1573—1620年)的一块碑刻。刻石时间为己丑年(公元1589年)中浣之吉。其碑:一面是《乾元观天心庵碑记》;另一面是《乾元观记》碑文,记载着乾元观的简要历史。现保存在观内,是乾元观仅存的一块完整的石碑,是研究乾元观历史的依据,是乾元观最珍贵的文物之一。
乾元观记
茅山乾元观,盖有阎蓬头像,云蓬头者即希言道人以仙化而藏其骨也。其徒李合坤,既请王元美大司寇赞而传之,夫复请余赞。且曰:先生知吾师乎?疏眉目、丰辅、重颌、腹便便。垂见者比于弥勒佛,不巾不栉,人称为蓬头。盛夏暴日,隆冬卧雪,寒暑顿忘。或问:师六十岁乎?曰然。问百岁乎?曰然。二百岁乎?曰然。问贯山西人乎?曰然。问曾为元时总管乎?曰然。大都不言其寿与所自出也。曾过王司寇翕山园中,师言曾有妻室,淫过成疾,遇异人得坐功不死,上记其姓,余俱忘却,王公且信且疑,独见渠文章爱之不置耳。
万历十六(1588)年十月二十三日,宿百户毛俊家,三沐登座,诸弟子求遗教。师曰:“惟精惟一,允执阙中。”请益。曰:“穷理尽性,以至于命。”吾去矣;诸弟子曰:师去乾元观乎?师曰:太虚我家。何必乾元观乎;其意已属之矣!
且观废,遗碑断而为三。一夕,将毁于火,风雨晦冥,雷大作,碑复立,皆有神异。而师复修之。建钵堂五,左曰香积厨,右曰水云居,堂后小园曰踵息,横列环堂三座,曰妙元、曰若镜、曰若昧。东北有静室,名麟溪庵,盖鸿舻丞高君洧所创也。庵后即郁岗之绝顶,观前有庵曰一真,有池曰洗心,大旱不涸,其字非人间笔。池之步五有古燕洞,八仙石仙桥屏列其右,名曰徼妙洞天。距里许即三吴通衢,行人险阻,乃构茶庵,为远行者憩肩之助,其名曰甘露庵。观之大略如此,愿先生一言以垂永永。
余观三茅所称华阳洞天金陵地肺,盖天下第一名山,而得道之士,若展上公、魏元君者甚众,独以茅氏三真君得名耳。陶弘景,晋之高士也,梁武帝召之不出,大事必访山中宰相。缘于地灵,前后有李明丹井,李含光集虚庵。而观创于宋时,则因真宗祈胤生仁宗,而主教事者,朱自英也。乾元之设旧矣。其待希言而兴乎!
昔伏羲氏画卦始于干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而元者善之长也。干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乃利贞。天下之动,贞夫一,一者即中也,尧舜之允执是也。道人临终而语“精一”,所谓“穷理尽性,以至于命”是也。悟道一篇,孔门洙泗之教,孟轲氏七篇之旨也。其有得于干乎?有得于元乎?希言深于《易》者也,儒而道、道而仙,吾安能窥其际哉。王元美比于洪崖毛仙,又进于柱下。假令质希言于蓬岛,然耶?否耶?江本实、李合坤,皆高第弟子,请勒诸石。异代有希言者复出乎,当深感于余言。
万历庚寅(1590)秋日
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大理寺卿前应天府尹
敕专管漕务督理卢凤淮扬梁储提督四川学校、沔阳陈文蜀 王叔撰 门人蔡拱日书丹
句容县县丞陈嘉诏立石建业朱时修锡
最新发布
上一篇:抗日岁月中的乾元观
下一篇:《乾元观天心庵碑记》石碑
Copyright © 2016-2018 msqyg.com